一、安宫牛黄丸的主要功效是什么呀?

安宫牛黄丸历来是中医用于治疗各类急证的必备要药临床应用发现,安宫牛黄丸对脑外伤、重症肝炎、农药中毒等导致的意识障碍或昏迷,均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药理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炎、降低血压、降低机体耗氧量等作用,还对细菌内毒素性脑损害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中风闭证用药前清洗结肠,将安宫牛黄丸栓一枚经肛门置入直肠,每日1~2次,每次1枚。配合西药对症治疗。适用于中风闭证和热证,证见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喉间痰鸣,舌质红,苔黄腻者。

脑外伤综合征每次服1丸,每日两次。脑外伤后未能及时清除瘀血凝痰,脉络不通,引起肝风内动所致昏迷等,服用安宫牛黄丸能清心熄风,豁痰开窍。

有机磷农药中毒口服或鼻饲,每次1丸,4小时服1次,热降时停服。安宫牛黄丸适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高热(40℃以上)、神昏、痰壅等邪陷心营等证。

急性黄疸型肝炎(肝昏迷)首次服两粒,8小时后再服1粒。同时可配合大黄30克泡开水鼻饲。适用于全身黄染,巩膜色黄如金,昏睡,时有谵语,全身大汗,呼吸有腐败味,体温升高,小便深黄,大便干,胸胁胀满,下腹拒按,舌质红,苔黄腻等。

乙型脑炎将安宫牛黄丸制成冰冻栓剂,每粒含纯药3克。3岁以下者每次1/2粒,4~10岁每次1~2粒,置入肛门内2~6厘米,对深眠或深昏迷患者用手阻压肛门口10~15分钟。6~12小时重置1次。同时可配合其他药物同治。

肺脑病低氧血症每次1丸,每日2~3次,开水调服或经鼻饲管导入。并酌情给予对症支持疗法。适用于昏睡不醒,呼之不应,喘促痰鸣,呼吸气促,咳吐黄脓痰量多,面唇青紫,脉滑数的患者。

婴幼儿肺炎3个月以下者每次服1/6丸,3个月以上者每次1/3丸,每日3次。一般口服,昏迷或严重呼吸困难者插胃管注入。此药可配合常规抗感染药同用。

中晚期肝癌每日服1丸,温水调化,饭后服。病情较稳定后改为每日服半丸,10丸为1疗程。同时可配合汤药治疗。安宫牛黄丸对控制肝癌出现发热、黄疸、肝痛、消化道出血、纳呆等症状有较好疗效,对肺癌发热也有一定效果。安宫牛黄丸为蜜丸(亦有散剂),每丸重3克,成人每次可口服1丸,温开水送服,1日3次。小儿用量可酌减。

若昏迷不能口服者,可用温开水化开,由鼻饲管给药。

二、安宫牛黄丸的功效与主治有哪些?

安宫牛黄丸的功效:安宫牛黄丸是由牛黄、犀角、郁金、黄芩、黄连、麝香、栀子、朱砂、雄黄、冰片、珍珠、金箔等药物组成,主要功用为清热开窍、豁痰解毒,是用以治疗温热病热陷心包,中风昏迷,小儿惊厥的方剂,

症状为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

1)牛黄、犀角和麝香为方中主药;牛黄性凉,能清心及肝脏之热、透达包络之邪,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犀角性寒,主清心肝实火,能解心包热邪,并能入营血而解血中热毒;麝香能芳香开窍、通达经脉。这三味药配伍具有清心、通脉、开窍、醒脑之功效。

2)黄连、黄芩和栀子是方剂中的辅药,而且也是方剂中清热降火的要药。黄连能清心火,黄芩以清上焦火为主,山栀子除能泻心火之外,尚能清三焦火热,因此,黄连、黄芩和栀子配伍用于清除人体三焦火盛而引起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小儿惊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此外,方剂中的郁金能清热开窍、冰片能清心宁神,雄黄涤痰解毒、朱砂、珍珠金箔镇静、安神。由这些药组成的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

安宫牛黄丸的作用:

安宫牛黄丸主要用于治疗因高热及心脑血管病症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肺炎、肝昏迷、尿毒 症、脑血管意外等病所至的神昏、谵语、抽搐、惊风、狂躁、四肢厥凉、牙关紧闭、偏瘫失语、休克昏厥等症。对于风温、春温、暑温疫毒,燔灼营血,热陷心包,痰热上蒙清窍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以及中风痰壅,突然昏迷,面赤气粗,口眼□斜;小儿外感,热极生风,风痰上扰,高热烦躁,喉间痰鸣,神昏谵妄,惊厥抽搐者适用。 西医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脑血管意外、肝昏迷、败血症等均可用此药。

特别注意:

1、本药是一种急救药,一般在发病初期应用效果最佳。

2、由于本药中含有麝香、雄黄等药物,

孕妇应慎重服用。

功效:解热去毒,通窍镇静。

主治:太阴温病;手厥阴暑温;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疹、温毒。

用法用量:脉虚者,人参汤送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送下。每服1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2次,甚至每日3次,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