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一族年薪有100万,在中国属于什么水平?
从国民收入来说,年入百万毫无疑问算是富人阶层。
不过,这里有一条要区别的是。
收入,和可支配收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可能有的人不太理解,我来做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对比。
两种情况:
A,你的年薪收入,扣掉税收和各种保险费之外,你可以拿到一百万的现金,注意,是现金!!
B,你的年薪收入,扣掉税收各种保险,你可以拿到三十万的现金,但是你家里的房子,房价忽然大幅上涨,房产去年忽然一下子增值了五十万。你在公司的股权随着公司去年一年的暴涨,增值了二十万……理论上来说,你的年收入总额似乎……可以算是一百万了。
但是,你没法把你的房子卖掉,这是你的居住房。
你也无法立刻将公司股权抛售。
所以,你的年收入现金,其实依然只是三十万。
你的可支配收入,也只是三十万。
如果说一百万年收入,是可支配收入的话。
简单粗暴点说就是:你每年有一百万现金。
那么这个钱,可以让你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活得很滋润。
这里所谓的滋润是:在逛街的时候,生活用品类,可以随意购买,不用太考虑品牌和价格。奢侈品的话,每年也能买上几件大众奢侈品牌,比如LV这类的档次。买爱马仕还是会很心疼。
车的话,三五十万价位以内,是可以承受的。
但具体到生活质量的话,存在地域差异。
年入百万,如果生活在一线城市北上广的话,和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相比,生活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了。
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赚了笔钱,卖掉了一个项目,拿到了大概六百多万的现金吧。
他做了一个考虑,有两个选择。
去上海,然后在上海扎根。
或者留在家乡(三四线城市)。
然后计算了一笔账。
如果去上海的话,以上海的房价,六百多万,买套房,加上装修费用,再买辆车,就基本花光了。如果房子想买高档些的,装修好些,车买好些……六百万恐怕不够!
如果留在家乡(三四线城市),他的钱买一套很好的房子,再买一辆好车,估计还能剩下一大半多。
这就是生活成本的差别。
以上海的房价为标准,买一套比较像样子的,不错的富人区的房子,恐怕连买房带装修下来,五百万算是刚刚够吧,只算是能跨进门槛而已,而已!(以富裕阶层为标准)
那么,在一个三线城市,恐怕两百多万就足够了。
这么说吧,
一百万年收入:
在北上广,可以让你活得有尊严,有底气。
在二三线城市,可以让你活得很优越,像是一个真正的富人,因为房价的落差会让你腾出大量的现金。
在四线或者四线以下城市,可以让你生活得好像一个富豪。
本人专注研究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对现货原油沥青、金银铜、天然气等产品、股市、外汇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你能走多远,看你与谁同行!合作,就是要懂得放大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成长,价值共赢!
心态决定成败,其实你已经有了前进的方向,只是差一个与你同行、给你信心的知己。遇见就是缘分,正如辛弃疾诗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总资产3000万,年收入100万,这样的家庭,在上海算什么水平?
在上海总资产3000万,年收入100万应该是上中等水平。因为大多数人家达不到这个水平,可是上面有上亿、几亿、几十亿、几百亿甚至还有更多亿的家庭。
上海年薪100万属于什么水平
天呐,这绝对属于高薪水平啊!上海月平均收入水平只有一万左右,年收入也就12万元左右呗,
年薪百万
差不多是现在
社会平均工资
水平的十倍了,那是绝对的高薪啊!
年薪百万在上海算什么水平
年薪百万在上海算什么水平?年薪百万,在上海算是上等水平了,上海这个城市,毕竟还是中等水平的比较多,年薪在二三十万的上海比较多一点,年薪百万的应该算是佼佼者了,所以年薪百万的人在上海应该算是上等水平了
净资产3000万,年收入100万的家庭在上海算什么水平?
净资产3000万,年收入100万的家庭,如果人数不是太多,在上海就算是很富裕的家庭了。
现在上海中等水平的三口之家(两大一小),也就是一套五百万上下的房子,年收入二十多万罢了。所以你所说的这个水平已经大大超越平均数达五倍以上了。
评估年收入在100万的家庭,在上海啥水平?
就算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中,年薪过百万也已经是少数人中的佼佼者了,或许会有不错的幸福感吧,但他们往往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增加的、非所有者 投入资本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所实现的收人。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实现的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 号一一收入》已于2017 年7 月由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施行.
自2020 年1月1日起,在其他境内上市企业施行; 自2021年1月1日起,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