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是谁所说?
是三字经里的第一句,《三字经》开头四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前两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意思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拓展资料: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作者: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经史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
人之初,性本善是谁说的?
“人之初,性本恶”是战国时期荀子的观点,出自于《荀子·性恶》。
《荀子·性恶》中的原句: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白话译文: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扩展资料:
性恶论在名声上自然没有性善论那么入耳。其实,就如同性善论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的含义也并非准许人随意作恶。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
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荀子的做法只是没有回避它而已。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开端的,但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繁荣发展;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性恶论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到底是孔子还是孟子说的?
这句话出自三字经,不是孔子或者孟子说的。
这句话的意思: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是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
《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扩展资料:
人性本善的适用范畴:
“人性善恶”是指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里面首先明确“人性本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狼、人和蚊子之间无法谈善恶的问题,否则就是一个悖论,比如人善待蚊子,就伤害自己的朋友和周围其他人,这不能叫“善”。“善” 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维护同类或者同类整体的利益。
其次明确“人性本善”是指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或者社会的人之间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是有争议的。比如当两个国家打仗的时候,这两个国家的老百姓相互接触就很危险,当国家层面是一种比较友好的交流的状态,老百姓之间的交流才会相对安全一些。
因为这时,就无法直接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会受到不同国家利益的制约,这时同样有可能会出现悖论,善待自己敌对国家的人,有更大的风险对自己的国家造成伤害,从而伤害到自己国家的人甚至伤害到自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性本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是哪位儒家学者说的?
“性本善”理论的代表者是孟子。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之初性本善”,但其观点已经表达得比较充分。下面略举几例: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尽心上》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至于家喻户晓的“人之初性本善”一语,则出自南宋王应麟编著的小学教材《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谁提出来的?
如今,能背出《三字经》全篇的人越来越少了。基本只有在儿童教育中才能接触到,但是首句“人之初,性本善”,大家还是很熟悉的。
这句话虽广为人知,其实它并不是一句真理定论。对于人的初生到底是善是恶,长久以来已有很多争论。有趣的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都是由儒家的学者提出的。
孟子的性善论
“人性本善”最早由孟子提出。他曾劝导滕国太子滕文公,希望他能做尧舜那样的圣人。这话一说出来,滕文公没什么信心,觉得把自己和尧舜那样的圣人相提并论十分惶恐。
孟子为鼓励滕文公,表达了自己“人性本善”的思想:人与生俱来的就是善良的本性,只是有些人被环境所诱惑,被私欲遮盖了双眼,不能守护自己的本心,由此才生了恶习。
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明确论述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人的本性善良,就像水自然向下流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一样。
荀子的性恶论
同为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却有不同见解。荀子生于战国末期,那是一个战乱不断、人人利欲熏心的年代。所以针对人性,他提出了相反的探讨:“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行都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得来。
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具备自然的生理欲望,如果外界不加以约束,任人随心所欲,就会导致各种罪恶产生,所以人的本性是恶的。这一理念后来成为了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的种子。
时代的选择
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是发展了孔子强调的人格修养。尽管出发点不同,意图却都是告诫世人在后天环境的实践中警惕欲望,修身向善。
但为什么孟子的性善论能够贯穿中华两千年的历史呢?我想这是时代的选择。
中华传统文化有三座大山:儒家、道家、禅宗。
道家老子的思想是“道法自然”,表达万物都有其自然而然的规律,只需以自身为原则,不受约束。庄子继承他的思想,进一步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指出只要不违背客观规律,无须过分干预,百姓自可以得一个太平盛世。
试想一下,如果依着荀子的性恶论主张,道家思想还能成立吗?显然是相互矛盾的。
再说禅宗。禅宗自晚唐兴盛,六祖惠能将印度传来的佛教融合儒家和道家思想,形成中国本土的佛教。佛陀Budda的意译其实是“觉悟者”,禅宗主张每个人天生即有佛性,只需顿悟,即可成佛。也就是我们常听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由此可见,禅宗与孟子性善论的阐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华传统文化集三家之大成,必然要留存相互融会贯通的思想,表达一种人性至善、并且在生活中不断回归善心的理念。因此性善论的影响远比性恶论的影响更加深远。
时代的变化
尽管人人都会背“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对性善论产生了质疑。在我看来,人们的意识转变离不开两个因素:一个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
1)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世界对人性的认识与荀子的性恶论不谋而合。这种认识源自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广的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是传达福音,认为世人生下来就带着原罪,皆需上帝的救赎,才能得到永生。
时至今日,中国大地上也已经有不少基督教信徒,他们都深信着原罪。而且就算是不信基督教的大众,也至少听说过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果犯下罪恶的故事。
2)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
现代教育体系其实就是来自西方的教育理念,多种多样的学科教育形成了我们逐渐积累的学识。我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也仅仅成为了众多学科之一而已。
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路径也有所差异。西方文化强调逻辑、实验,学习过程注重一步一步推导、循序渐进。而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的是生命情感,自古都是先把典籍背下来,再到生活中慢慢体会感悟。但在我们现代人眼里,文言文已经与日常对话相去甚远。中华传统文化入门就有一道门槛。
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中国大众普遍缺少凝聚的精神价值。因为中华民族在广泛意义上,是个没有宗教的民族。随着传统文化的淡漠,大众没有精神指引,外在体现就是社会上逐渐暴露出来的“信任缺失”。
家庭成员之间官司不断,陌生人之间的欺诈行为更是屡禁不止。再加上媒体的影响。我这里谈的媒体影响倒不是指媒体的有意导向。
我指的是在信息时代大众对媒体曝光信息的接收能力更加便捷,而大众的关注度也在影响着事件的传播。秉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以及人心的恐惧情绪,负面事件的影响更大更长久,而正面事件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也更短暂。
当大众看到更多的恶行,就很难再相信别人。当我们不再相信别人,也就意味着会逐渐不再相信“人性本善”。
个人的选择
直接论断“性本善”或者“性本恶”,从客观事实来讲,都是片面的。这两种论说只不过是不同儒家学者思想理论的起点而已。究竟相信哪一个,就像选择一种信仰一样,我们可以自己做出选择,而且后天“行为向善”的处世宗旨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你问我,我选择相信“人性本善”,并且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找寻回归善心的路径。
人之初性本善是谁提出的?
孟子最早提出人性本善的说法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至于三字经是后人所作最早也是南宋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