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乐器的种类
1、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如三角铁、碰铃、大镲等。
2、木制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如双响筒、木鱼、响板等。
3、散响乐器:特点是发出的声音小、散,可以持续演奏长音。如铃鼓、沙球、串铃棒等。
一、碰铃(也称小铃)
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音。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乐器。使用时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握木柄时手不能触及铃的部位,否则,声音就会发闷,不清脆;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二、串铃棒
这是用金属串成的马蹄形(或半圆形、棒形等)的若干个小铃,通过敲击、抖动或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可以分别在音乐的强拍或弱拍上使用。使用时可以每手一只自然抖动、摇晃;也可以右手握铃在左手心中敲击。
三、铃鼓
这是用皮革(或塑料)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围框上,通过手指(或手腕肘)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它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四、三角铁
这是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一端,通过另一根金属棒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提绳子的手不能触碰三角铁,否则敲出来的声音不会有延长音。
五、响板(也称圆弧板)
这是由两片贝壳状木块,中间用松紧带相连而构成的一种乐器,通过两片木块的撞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其音色清脆而圆润。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右手或双手的中指套上松紧带,靠中指和拇指的捏合使两板相击而发出声音;另一种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中,用整个右手的手掌相击而发出声音。后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年龄儿童的演奏。
六、木鱼
这是用木头刻制的、形似鱼状、中间空而头部开口的一种乐器。通过另一根木制的敲棒击鱼头而发音。其音色接近于响板。演奏方法为左手持“鱼的尾部”,右手持棒按节奏敲打“鱼头”的顶部。
二、乐器种类名称图片大全
1、琵琶
琵琶,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有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2、箜篌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在民间也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3、扬琴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
4、二胡
二胡始于唐朝,称“奚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5、小提琴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产生振动,进而通过共鸣箱内的音柱将振动传导至背板,由这几部分产生的共振,发出和谐明亮琴音。
三、幼儿园常用乐器,幼儿园常用乐器有哪些
钢琴/电子琴
打击乐器:响板、铃鼓、双响筒、蛙鸣筒、沙锤、三角铁、铝板琴、碰铃、串铃
自制乐器:橡皮筋吉他、瓶盖串铃
四、乐器大全名称及图片
我国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类。
吹奏乐器
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全部乐器: 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 、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瑶、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 。
弹拨乐器
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 全部乐器: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竹制口弦(彝族) 、乐弓(高山族) 、琵琶(汉族) 、阮(汉族) 、月琴(汉族) 、秦琴(汉族) 、柳琴(汉族) 、三弦(汉族) 、热瓦甫(维吾尔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扎木聂(藏族) 、筝(汉族) 、古琴(汉族) 、伽耶琴(朝鲜族) 、竖箜篌、雁柱箜篌。
五、常见的儿童打击乐器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想搞好打击乐教学,首先要了解适合于幼儿学习和操作的常用打击乐器有哪些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特点,适合演奏不同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要了解其特点。幼儿园的打击乐器一般分为三种:
1、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如三角铁、碰铃、大镲等。
2、木制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如双响筒、木鱼、响板等。
3、散响乐器:特点是发出的声音小、散,可以持续演奏长音。如铃鼓、沙球、串铃棒等。
一、碰铃(也称小铃)
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音。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乐器。使用时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握木柄时手不能触及铃的部位,否则,声音就会发闷,不清脆;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二、串铃棒
这是用金属串成的马蹄形(或半圆形、棒形等)的若干个小铃,通过敲击、抖动或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可以分别在音乐的强拍或弱拍上使用。使用时可以每手一只自然抖动、摇晃;也可以右手握铃在左手心中敲击。
三、铃鼓
这是用皮革(或塑料)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围框上,通过手指(或手腕肘)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它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四、三角铁
这是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一端,通过另一根金属棒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提绳子的手不能触碰三角铁,否则敲出来的声音不会有延长音。
五、响板(也称圆弧板)
这是由两片贝壳状木块,中间用松紧带相连而构成的一种乐器,通过两片木块的撞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其音色清脆而圆润。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右手或双手的中指套上松紧带,靠中指和拇指的捏合使两板相击而发出声音;另一种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中,用整个右手的手掌相击而发出声音。后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年龄儿童的演奏。
六、木鱼
这是用木头刻制的、形似鱼状、中间空而头部开口的一种乐器。通过另一根木制的敲棒击鱼头而发音。其音色接近于响板。演奏方法为左手持“鱼的尾部”,右手持棒按节奏敲打“鱼头”的顶部。
七、双响筒
这是一段中间有节的木筒,下端装有握柄,通过另一木制敲击棒的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与木鱼相似,干脆而清亮,没有延续音。通常用来模拟马蹄声。敲击双响筒由节分开的两端会发出不同高低的音响,一般两个音之间通常相差约五度。演奏方法为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击,可以敲击筒的一端,也可同时交替敲击筒的两端,发出类似于“的笃”、“的笃”的马蹄声。双向筒分高低音,所以在进行打击乐演奏之前教师首先帮助幼儿弄清楚高低音,最好做上标记,这样幼儿敲出来的声音才会一致。
八、沙球
这是一种用椰壳或塑料制成的空心球体,内装有细小的沙粒状物体,下端装有握柄,依靠臂的抖动、摇晃而振动发音。其音色轻柔而干脆。演奏方法为双手各持沙球,用手臂带动手腕上下振动。可以同时两手进行,也可交替、轮换进行。
九、镲
这是一对用铜合金制成的圆盘,中间微凸,靠敲击、摩擦而发音。其音色响亮,有较长的延续音,在强拍上演奏能造成强烈、刺耳的音响效果。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右各持一片,相互撞击、摩擦而发音;另一种是将单片悬挂在支架上,右手持鼓槌敲打其边,可以取得另一种音响效果。如果要止住过长的延续音,可以用手捏住镲的边缘或将镲的边缘触碰前胸即可。
十、大鼓
这是用皮革蒙在筒状的共鸣箱上,通过鼓槌敲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低沉,音量较大。大鼓用在强拍上,可用力击打,造成一种强烈渲染的气氛;用在弱拍上,可轻轻击打,会产生柔和而绵长的音响。击鼓时,手臂放松,手腕有力而富有弹性地敲击。击鼓心,会产生浓厚的音色且有较长的延续尾音;击鼓边,则音色脆、硬而单薄,延续音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