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之年舞勺之年排序
如果是按照所代表的年龄从小到大,排序是舞勺之年、从心之年舞勺之年的意思是:男孩子在13至15岁期间学习舞勺,从心之年的意思是:随心所欲的年龄,一般用来表示70岁的人。
从心之年舞勺之年排序
舞勺之年出自《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从心之年出自《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类似还有:知非之年,指50岁。鲐背之年,指九十岁高龄,泛指老人高寿。期颐之年,指活到百岁的人。
古代的年纪都有代称,知天命之年是多少岁?
天命之年是指五十岁。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出处:春秋时期、孔子《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释义: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扩展资料
黄口:十岁以下。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从心之年: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命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