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精神颂

朋友约稿,仓促成文,发于此,敬请各位简友提出修改意见,不胜感激!

这是一块历史厚重的土地

巍巍嵩岳,天地之中

泱泱大河,民族魂承

始祖轩辕,华夏源起

河洛古国,发轫文明

裴李文化,燿耀星辰

开国立都,肇始商城

那是一片阴霾笼罩的天空

岁月悠悠,苍天有道

世事沧桑,魔鬼无情

军阀割据,中原逐鹿

山河破碎,涂炭生灵

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大地神州,遍野哀鸿

这是一烛烈焰熊燃的火炬

共产曙光,冉冉升起

工运风云,破晓天明

聚首普乐,共商大计

路工怒吼,乾坤震动

汽笛长鸣,京汉传遍

二七风暴,天地染红

那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

暗无天日,阴风顿起

魑魅魍魉,魔刀屠城

英雄铁骨,巍然屹立

视死如归,热血溅迸

德化雪暗,金水河红

神泣鬼动,石破天惊

这是一段不可泯灭的记忆

头颅高昂,义举昭昭

雄躯铮铮,丹心魂忠

大义凛凛,正气浩然

仰天长啸,山河裂崩

日月可鉴,天地动容

英烈壮举,辉耀九通

这是一座令人肃然的灯塔

英烈殉难,圣地血染

钢筋铁骨,筑塔伯仲

朱门玉兰,金匾镶嵌

琉璃飞檐,利牙啄穹

屹峙大地,入云高耸

守护夙愿,慰藉英灵

这是一尊记载历史的丰碑

时代之声,钟楼高挂

神定宝塔,托举红星

肃穆碑文,缀映骄傲

雄碑矗立,彰示忠勇

一腔热血,凝汇赞歌

悲壮足迹,震天奏鸣

这是一种弥足宝贵的财富

烈士英名,千古永留

二七赞歌,世代谱颂

胸怀信仰,脚步铿锵

千里同轨,遥相呼应

忠诚牺牲,壮志凌云

精神坐标,史册彪炳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二七精神,穿越时空

忠魂不朽,血脉传承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

沧桑巨变,今朝峥嵘

中部崛起,勇当头兵

灼灼硕果,喜耀寰瀛

这是一腔满怀豪情的承诺

新的时代,如沐春风

复兴大旗,巨臂高擎

栉风沐雨,不懈奋斗

昂首阔步,新的征程

担当使命,勇立潮头

圆梦路上,赓续新功

二、二七精神具体指哪些

二七精神具体指对党初心使命的深刻阐释,是激励奋力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从中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唤起中国工人阶级觉醒的强大真理力量,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感受到了党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

“二七精神”是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深入开展“不忘记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载体。要传承好二七红色基因、弘扬好革命精神、发扬好优良传统,让“二七精神”更加鲜明地体现在每位党员身上,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上。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做到思想和行动统一,充分认识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的重要性、紧迫性。

三、对学联27大精神有何理解?

学联二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就是我们应该作为中国的青年要自强不息。勇敢担当。

四、郑州市的二七广场为什么叫“二七”?有什么缘由??

郑州市的二七广场和著名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有关。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

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共产党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1971年改修成现在的塔式。

“二七精神”内涵

1923年初春那场轰轰烈烈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所孕育出的中国工人斗争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二七精神。这种精神形成了一股在隐忍中崛起的力量,让这里的人们,把郑州从平平无奇的郑县,打造成正在飞速崛起的“国际郑”。

新时代二七精神的内涵:“千里同轨、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顽强拼搏、勇为先锋的斗争精神;忠诚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庞倩华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七精神的内涵也被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但是“听党话,跟党走”的核心思想永远不会改变。

但是,英雄的铁路工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战斗着。“二七”大罢工的伟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五、什么是二七精神

923年2月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京汉铁路工人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政治大罢工。它凝全国劳苦大众之心声,荡涤着腐朽没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当局,用鲜血和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从真正意义上开创了寻求中国革命运动正确道路的探索,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也充分显示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积极坚强的战斗品质和不怕牺牲的彻底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学习和研究中国革命史、工运史的过程中, 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人民历经艰辛探索的国家出路,这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正是因为走上这样一条道路,中国才从根本上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和发展扫清了根本的障碍。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才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和举世公认的巨大发展。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领导的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国内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周恩来曾高度评价“二七”革命斗争为“中国大革命前的一次启蒙运动”。“二七”革命精神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一面光荣旗帜,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历史沧桑,斗转星移,残酷的斗争岁月早已融入历史的年轮,“二七”英烈的名字和精神,伴随着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巍然屹立在共和国历史长河中。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这段历史中,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历史让人震撼;中华民族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精神让人震撼;也正是由此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波澜壮阔的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