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是德云社给徒弟赐的字

相声注重辈分和师承,张文顺老爷子和郭德纲成立了德云社后,赐了德云徒弟八个字,也就是云鹤九霄龙腾四海。

徒弟们按入社时间早晚分到这八个科里,让徒弟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什么辈分,看他们的名字就大概知道他什么时候拜的师、是师兄还是师弟、该怎么称呼、在德云社是什么辈分了。

扩展资料

德云社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型专业相声社团之一,全称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

曾经名为北京相声大会,2003年更名为德云社。以“让相声回归剧场”,做“真正的相声”为要旨。

2011年7月3日,德云社在北展剧场开辟新形式,用方言以及话剧和相声混搭方式表演相声剧等,为观众演绎从清朝、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种风格流派的相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德云社

二、德云社云霄九鹤下一句

云鹤九霄下一句是:龙腾四海。“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是德云社的辈分排序,云字科和鹤字科基本上都是郭德纲的徒弟,九字科和筱字科(霄)是云字科的徒弟,龙字以后是未来的发展,目前还没排到。

_赂侔阉耐降苊詹槐洌屑涞淖职丛坪拙畔觯谒暮@磁牛竺嬖偌右蛔志褪峭降艿囊彰K浴霸坪拙畔觯谒暮!币彩侵傅略粕绻赂偈胀脚判颉?

三、龙腾四海云鹤九霄(德云社云鹤九霄龙腾四海的由来)

德云社龙字科招生据说很热闹,来了很多考生,颇有一种北京电影学院招生的感觉,可喜可贺。

不过,关于德云社“云鹤九霄龙腾四海”的说法又开始乱套起来,很多人都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那就是把“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当成了郭德纲徒弟的标志,实际上,这里面存在一个很大的误会。

咱们简单聊聊。

一、效仿京剧

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是张文顺先生提的,当年还没有德云社,而是叫北京相声大会。张先生之所以起这八个字,其实是为了效仿京剧。

京剧有一个著名的“富连成社”,创办于1904年,最早叫“喜连升”,初任班主是牛子厚,社长是叶春善,授课师傅有萧长华等名角。

富连成社最初定了开十科,分别是“喜、连、富、盛、世、元、韵、庆、福、来”,但办到第八科“庆”字科时就办不下去了只能关张倒闭,于是留下了著名的“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八科。

我们熟悉的京剧名角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谭元寿和冀韵兰都是其中的代表。

请注意一点的是,京剧富连成社这八科的关系不同于相声“德寿宝文明”这样的辈分,也不同于一般学校的一二三四五年级,他们其实应该相当于黄埔军校,分几期几期,都有同一个校长,学生彼此是校友关系。

北京相声大会搞“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八科的目的和富连成一样,只是招生并不是招徒,当年招生的名义叫“文记德云曲艺研习社”,请注意“文”在前面,代表张文顺,德在中间代表郭德纲,云则是第一科的名字。

而张文顺、郭德纲和李菁就相当于富连成社的牛子厚、叶春善和萧长华。

二、不同于京剧的地方

应该说,“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最早是和京剧“喜连富盛世元韵庆”一样的打法,文记德云曲艺研习社也和富连成社是一样的打法。

但是,随着郭德纲的风生水起,北京相声大会改成德云社并走红以后,“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开始发生改变和京剧不一样了。

京剧富连成社的前四科“喜连富盛”大部分人的身份就是学生,出科之后和班主和社长并没有师徒名义,比如侯喜瑞出科后拜的是黄润甫。富连成社从“世”字科以后的学生才要拜当时的班主兼社长叶龙章为师。有意思的是,谭富英是富字科的,他儿子谭元寿是元字科的,但谭富英和叶龙章同岁,他坐科没拜师,所以父子俩没差辈。

德云社不同,德云曲艺研习社毕业出来的学员从“云”字科开始大部分都要拜师班主郭德纲,因此逐渐就给外界形成了一种误会:“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是郭德纲徒弟的标签。

实则不然,“云鹤九霄龙腾四海”从一开始就是招生的字科,所以你看德云社的招生简章里不说招徒而是招生就明白了,原则上来讲,不管哪个科的学生从德云曲艺研习社毕业之后可以选择拜师郭德纲也可以不拜师郭德纲,同理郭德纲的徒弟里有各科毕业的学生,也可以有不是从这几科里毕业的。

所以,德云社这边对“云鹤九霄龙腾四海”的定义并没有乱,和张文顺在的时候一样,乱套的是粉丝那边的理解。

三、为什么要这么搞?

为什么张文顺先生当年要整“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一出呢,而不是像其他相声前辈一样直接收徒然后给徒弟们一个字辈,比如马三立的徒弟就都是“笑”字辈(等同于宝字辈)。

第一,学习京剧。在相声行业历史上,京剧一直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是大哥,是领头人。因此相声行业有很多名词和做法都跟京剧学,比如“压轴”“大轴”等的叫法。

对于落后的行业来说,学习先进行业的经验属于拿来主义,没毛病。

第二,培养人才,赚取利润。这个不用多说,办班授课不是搞慈善,培养人才的同时还可以建立队伍并且卖艺赚钱,无可厚非。

第三,打造品牌。可能一开始张文顺先生还没有想到那么深远的地方,但郭德纲用他的商业头脑将这个“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打造成了徒弟的品牌。

其实不光这些,德云社一直坚持的商业策略就是特立独行,比如借用京剧的“开箱”和“封箱”也是一种商业策略,和电商企业的双11,618没啥区别。

此外还有,德云社将相声界存在争议的太平歌词打造成“说学逗唱”的“唱”,将相声行业存在了几十年的相声大型演出换个名字“商演”等,这都是德云社的一种商业运作策略,在相声行业内存在争议也是正常的。

就像“双11”一样,这本来就是电商企业新鼓捣出来的促销活动,但如果电商企业宣称“双11”这一天疯狂买东西是我国流传上千年的民俗传统那肯定得挨骂。

四、为何有人还艺名有人不用还艺名

在2016 年《德云家谱》公布之后,一直就有很多德云社粉丝“呼吁”曹云金和何云伟还艺名,他们认为曹云金和何云伟既然不是郭德纲徒弟了,那就应该退还“云”字。

这个说法的根源来自于德云社发布的《德云家谱》内容,师父郭德纲要“夺回艺名”。

而曹云金却认为他的“云”字是张文顺先生给的,不是郭德纲给的,不用还。

有意思的是,何云伟还了“云”字,改成何沄伟了,而闫云达退出德云社时也声称“退还艺名”,那么,到底这个“云”字是该还还是不该还呢?

其实,原则上来讲,曹云金是说对了结果但没说准理由。

曹云金之所以叫曹云金,是因为他加入了文记德云曲艺研习社,凡是第一期的学员都可以在艺名里加“云”字,所以曹云金说他的“云”字是张文顺给的,本身没毛病,只是没说清楚罢了。

曹云金拜师郭德纲以前就叫曹云金了,他这个“云”字和是不是郭德纲徒弟没关系,所以他被逐出师门也不用还艺名。

有人可能会问,那张文顺先生去世了,文记德云曲艺研习社也改名了,郭德纲作为研习社新班主可不可以要回曹云金的艺名呢?

所以,谭富英出科之后没拜叶春善不耽误他还叫谭富英,侯喜瑞出科后拜了黄润甫也不耽误他还叫侯喜瑞。

同理也可以解释,为何郭德纲是张云雷的表姐夫,而张云雷还要算郭德纲的徒弟,实际上一开始张云雷学艺时那个“云”字也是研习社的云,并不是郭德纲徒弟的云,只是后来为了商业考虑才搞了谢师会成为郭德纲的徒弟。这和谭富英、谭元寿父子俩的关系类似,学艺是学艺,跟辈分无关。

那么闫云达为何要还回艺名呢?嗨,很简单,闫云达的“云”字就是郭德纲徒弟的“云”,他没参加过研习社,退还艺名没毛病。

至于何云伟,唉,要不说他“以前聪明现在糊涂”嘛,估计他自己都没搞清楚自己的“云”字是怎么来的。

就说这么多吧,还原一段历史,科普一个常识,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仅此而已。

四、德云社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八个字是一个辈分,只用一个字不行吗?

这是德云社的规矩,是当年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的张文顺先生提出“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八字来区分拜师的先后顺序的。

从当年提出这个八个“科”,再到用在入门德云社徒弟中,已经有几十年的历程了,观众们叫起他们的名字也是挺顺口的。当然,也是挺让人不明白的,明明都是郭德纲的徒弟,却排着不同的字科,有时还让人误以为是不同辈分呢。

由来:区分学员入门的时间

说起“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八个字用在德云社郭德纲徒弟名字中也有一定的时间了,说起这事还得回顾到当年德云社的创立之初。

在1995年,郭德纲北漂,在小剧场演唱时遇到几位热爱相声者,他们一起组合创立了当时的“北京相声大会”,当时的创始人有郭德纲、张文顺和李菁三人,其中以张文顺最为年长。

起初,郭德纲他们也并没有想着要收徒,自己的师承关系都未能解决,再者创立这个团体,主要还是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有就是希望能够赚取点生活费解燃眉之急。

谁也没想到,到了本世纪初,郭德纲的相声渐渐受到关注,以此同时,其引导的德云社也渐渐发展。那时,郭德纲就收留了不少人到德云社学习相声,像何云伟、曹云金、孔云龙、岳云鹏等就是在那几年进入德云社的。

到了2004年,郭德纲拜入侯耀文门下,成为“明”字辈相声演员。也就是在那时开始,郭德纲走红,德云社也快速发展。

好像是在2006年,郭德纲开始收第一批徒弟,赐“云”字科。而“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正是张文顺所提出,用来区分进入德云社学员时间顺序,记得是两年一科,无分辈分。

这个提议郭德纲也采纳了,觉得挺好用的。那时德云社快速发展,也正是用人之际,来德云社拜师学艺的学员可不少啊。郭德纲也正处三十出头,年轻气盛的他,也亲自教了不少徒弟啊。

展望德云社发展,也体现它的必要性

据说,后面进入德云社的很多学员,他们进入德云社后,先在德云社后台经高峰的教导,之后才有机会拜郭德纲为师。

一来是因为近些年到德云社拜师学艺的确实比较多,二来是随着德云社发展到一定程度,郭德纲年纪也逐渐增长,不可能来一位学员就亲自收为爱徒亲自传授。

像德云社发展成这样的大家庭,拜师学艺者就好像是我们上学一样,有哪一级、哪一届之称。而他们早些年规定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也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想想如今,郭德纲徒弟中霄字辈都出来了,看来到德云社拜师学艺的还真不少啊。确实,从德云社从起初的三人创立,到如今发展成为几百号人的公司,如此之速度看来当初排个科字还是很有必要啊,不然还真认不出他们是哪个时期入门的了。

很好理解的是,德云社不像是个人的师徒关系,数人拜师也就没那么讲究排字了,几十号一百号人来学艺,有个字号还是更好管理的。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多个排字,师兄弟还好称呼了!

规矩一旦使用,很难再取消

拜师学艺,本来就是比较讲究传统规矩的,早年拜师还要摆知呢,不然都不承认有这个徒弟,而如今用一个字号来划分师徒关系,不也更方便吗?

况且这个科排字辈已经延续了十几年,德云社学员都排到霄字科了,如果这个时期取消,那不是更加乱套吗?而且,德云社用这些字来排入门先后,从来都没有造成哪些问题,这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换了。

辈分排字一旦使用,就很难再改变了,科字排入门时间亦是如此。要真是不再排字,那也是后面入门的学员徒弟不再使用罢了。就好比相声圈里的“德寿宝文明”字辈一样,到了明字辈后就没有再延续排字了。

所以说,德云社徒弟中排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是早年德云社成立之初张文顺先生提出来的,也是为了比较好区分入门学员的大体时间。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取消这种排字的,毕竟使用的挺好。要真哪天不再使用,那也是往前的不动,后续的不再排字罢了。亦或是排到海字科后就截止了。而且这也是郭德纲徒弟中的排字,哪天他不再收徒了,这排字不也就此结束了吗?而到了岳云鹏等的徒弟,那字辈又是一种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