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的意思是什么?
大概的意思就是:人生的道路很长,要时刻约束和克制自己,在独处的时候谨慎不苟,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坚持自己的信仰
克己是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克己”是实行“忠恕之道”的先决条件,也是爱人的先决条件。要克制凡事专从自己利益出发的行为,而应该考虑别人的利益。只要严格遵循“礼”所规定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一一合乎“礼”的规范,通过这样,就可以达到最高的伦理道德境界—“仁”。同时,孔子还把“克己”作为“复礼”的条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
慎独出自《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慎独什么意思?
慎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
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慎独: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扩展资料:
在独处中谨慎不苟。舍弃身体感官对疼痛的知觉,返回自心,谨慎内省。
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慎相关组词:慎重,谨慎,审慎,慎独,失慎,毖慎,忠慎,慎读,优慎,慎秘,洁慎,警慎,悛慎,检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慎独
慎独是什么意思?
慎独的意思是: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慎独:[ shèn dú ]
引证解释:
在独处中谨慎不苟。
1,《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祇畏神明,敬惟慎独。”
3,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陶谷使江南》:“ 熙载 使歌姬 秦蒻兰 衣弊衣为驿卒女, 谷 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
4,《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愧,屋漏不惭。”
拓展资料
造句:
1,低调是谦逊,是慎独,是有阅历而不张扬,是有内涵而不放肆的一种人生态度。
2,有一种说法叫“慎独”,意即俯仰不作,暗室不欺。
3,为官基于厚德,克己始于慎独。
4,薄礼面前慎微,盛情面前慎软,喜好面前慎谗,“隐贿”面前慎独,“五九”面前慎终。
5,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
慎独的意思是什么
慎独 的意思:
一.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三. 怎么达到“慎独”这种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详细解释
舍弃身体感官对疼痛的知觉,返回自心,谨慎内省。
语出《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三国·魏 曹植 《卞太后诔》:“祇畏神明,敬惟慎独。”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陶谷使江南》:“ 熙载 使歌姬 秦蒻兰 衣弊衣为驿卒女, 谷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愧,屋漏不惭。”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在这种不开通、不文明的地方,身当人师的人,那敢不慎独?”
词语造句:
1.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才能保持公仆本色;慎独、慎权、慎欲、慎初,方能抗得住诱惑。
2. 慎始慎终慎独慎微,守章守纪守法守规。
3. 低调是谦逊,是慎独,是有阅历而不张扬,是有内涵而不放肆的一种人生态度。
4.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微、慎独。
5. 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想事、谋事、干事、成事。
6.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7. 干部,要通过慎独的办法,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道德规范和党纪国法说话办事,真正达到慎独的境界。
8.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慎独” 是什么意思?
“慎独” 的意思是: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需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出处】《礼记·大学》——春秋·曾子
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这就是内心真诚,会流露于言表,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自一人时也会慎重。
扩展资料
1、慎独的儒家概念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2、《礼记·大学》创作背景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