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仞相当于成年一臂的长度是多少?
一仞相当于1.8米左右一仞为八尺, 一仞等于一寻,一寻等于张开双臂之长度。仞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引申义是测量深度。
“一仞"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伸开臂膀臂的长度,大概就是七尺或八尺的样子。
类似单位
"仞"是古代度量长度的计量单位,在《说文》中有关于这个长度单位解释,在《说文》中是这样记载的:仞,伸臂一寻八尺也。
也就是说"一仞"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伸开臂膀臂的长度,大概就是七尺或八尺的样子,"尺"也是一个长度单位,现如今的年轻人用的比较少,但是老一辈人估计都知道这个单位,曾记得小时候姥姥去集市上买布,都是论一尺两尺的,是用的"尺"这个长度单位。
二、一仞有多长
一仞相当于159.28厘米。
一仞为八尺, 一仞等于一寻,一寻等于张开双臂之长度。仞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引申义是测量深度。有的地方也解释说是"成年人一臂的长度",那是考量到古代一臂长度和现在指代的不是一个意思,不只是一条胳膊的长度。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例如“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仭相当于多长,通常以秦汉论,七尺曰仞。一仭等于七尺,周制一尺等于23cm左右,因此,一仭约等于1.8米。
以周秦汉的度量衡来论,一尺等於今日23.1公分,所以周秦汉三代的一仞也就是八尺,8x23.1=184.8cm。
一仞为八尺, 一仞等于一寻,一寻等于张开双臂之长度。仞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引申义是测量深度。
三、一仞是多长
仞本意是指古代长度单位,也就是成人两臂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引申义是测量深度。该文字在《礼记·祭义》和《考工记·匠人》等文献均有记载。
其中《愚公移山》里有一句话:“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对此,有注解说:“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然而历代的尺长度不一,对仞的长度历来也说法不一,但主要还是以“七尺说”和“八尺说”比较认可。
清人陶方琦《说文仞字八尺考》中的说法较为可信。他认为:“许君所用周尺也,故主八尺之说。郑君所有汉尺也,故主七尺之说。”意思是指一仞相当于周制八尺,汉制七尺。以周制一尺19.91厘米计算,八尺应为159.28厘米。以汉制一尺约23.04厘米来算,七尺则应为161.28厘米。所以一仞就为160厘米左右。
四、一仞等于多少米?
1.6米。
古代计量单位: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山高万仞。
解答过程如下:
(1)仞是一个汉字,读作rèn,本意是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引申义是测量深度。
(2)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3)通过仞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仞在周朝是八尺。而周朝的一尺合现在的19.91厘米。
(4)可以求得一仞=19.91厘米×8=159.28厘米。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仞
五、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一仞是多长,一仞是多长
1.大约160厘米长。
2.一仞是指成人两臂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周时的八尺,东汉时的七尺。
3.周时一尺约91厘米,八尺就为1528厘米。
4.东汉时一尺约204厘米,七尺则为1628厘米,所以一仞大约16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