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哪里升起
从一年开始算
到秋分之前,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地点向赤道运移,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秋分后,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半球运移,夏至时,直射北回归线
夏至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移,到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秋分后,直射点向南运移,到冬至时,直射南回归线。
因此,太阳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春分这一天和秋分这一天。
二、太阳直射点什么时候直射赤道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
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扩展资料:
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直射点总是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引起全球热量分布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带动行星风系的南北偏移。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形成了全球的四季变化和昼夜交替。
计算太阳直射点纬度的简便方法:直射点纬度=90°-(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当地纬度) 得数若为负数,则太阳直射点在当地的异半球同一纬度数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太阳直射点
三、几月几号太阳直射赤道
太阳的直射点范围在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以一种类似正弦曲线的方式在这个范围内移动.
春分 3月21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夏至 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
秋分 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回赤道
夏至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
四、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分别直射在哪?
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
夏至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
秋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
冬至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如此周而复始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也约是365.2422天,称为一个回归年。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冬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太阳直射是按照地球的四季变化来说的,由于太阳的自转的移地球上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和影响。所以我们通常说太阳直射是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太阳直射在3月份在北半球的赤道开始向北移动,在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北回归线上,在9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开始向赤道以南方向移动,在12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在南回归线上。
“南回归线”又称“冬至线”,斗指子、太阳运行至黄经270°为冬至,此时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冬至这天北半球的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故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这天又名日短至。
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在地理题的计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动0.25度纬度。
地理学和天文学上,把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日子,也就是每年的6月22或23日称为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的昼最长,夜最短。而从这天之后,太阳光直射点将逐渐南移。
但是,气象学的夏季的划分不是从天文学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的时刻而定的。地表气温的最高时刻不是太阳直射的时刻,而是延后的,也就说,夏至日这天不是北半球最热的时候,北半球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7、8月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