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的物品有哪些?

“排他性”物品:我的一本书因为是属于私人,那就是有排他性;公园里面的长椅。属于公共资源,所以是没有排他性的。排他性是来区分个人物品跟公共物品的主要依据。

因而即使在马路上设立路障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却是不经济的。同样以马路为例,虽然私人可以出资建设,但由此可能带来高额收费而影响公众的利益,因而或者由政府投资建设或者必须将此作为公共产品进行必要的政府管理。

非排他性还有一层含义,是指虽然有些产品在技术上也可以排斥其他人消费,但这样做是不经济的,或者是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因而是不允许的。比如,你可以在公路上设置路障来限制其他人的通行。

但如此会付出两方面的成本:一是需要建设路障并派人进行日常管理,即增加了管理成本。

二是使本来可以走这条马路的人不再能通行,带来了效率的损失,这也是一种成本。

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区别

非排他性

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其不能像私人产品一样生产和供给,一般只能无偿提供。通常,公共产品是由公共开支安排生产的。当然,并非所有由公共开支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公共产品,也并非只有

政府

才提供公共产品。例如,邮政可能仅仅由公共开支维持,但由于邮政业务既不具有非竞争性,又不具有非排他性,因此并不是公共产品;同时,除政府以外某些社会团体也可以提供公共产品。

受益的非排他性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是否付费,都会消费而且必须消费这种物品。

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当某人购入特定的物品进行消费时,就已经排除了他人购买和消费该物品的可能性。

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是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以国防为例,尽管人口数量往往处于不断增长的状况,但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减少其所享受的国防安全保障。非竞争性又译为“非对抗性”、“非争夺性”或“非相克性”等,它包含三层含义:

(1)同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可以被许多人消费,它对某一个人的供给并不减少对其他人的供给;

(2)某人享用该公共产品得到收益并不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产品所得到的收益,也就是说根本不会带来"拥挤成本";

(3)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消费者的增多并不导致该公共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也就是说,生产方面无需追加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供给。

(4)不可或没有能力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