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拓展资料: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

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二、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意思是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

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认知理论。它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起源及发展早期,基本是以道德化诠释为主。到宋代时,心学派基本沿袭了早期道德化的诠释方向,但理学派则强调其中的理性精神,对宋代科学的兴盛影响重大。

在明清之际,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实证化的取向更加显著,使格物致知论发生了重大的理论转型,为近代中国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对接铺平了道路。而到近代之后,格致论几乎完全成为西方科学技术的代称。

所谓的“格致”,是“格物”与“致知”两个概念的简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故常常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简略说来,格物致知论就是中国文化与哲学中关于认识世界的方法或方式的理论。

仅从字面上进行初步解释:所谓格,即推究之义;所谓致,即求得之义。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解释较倾向于现代认识论与知识论的角度。其实同其它很多中国哲学的概念一样,它还含摄着价值论、工夫论等多方面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