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称筷子为箸对不对 在古代是不是成为筷子是箸
1、古代称筷子为“箸”。箸是中国汉族发明的进食工具,后来这种工具开始传入了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2、箸在很久之前就出现了,这种东西最早的记载表明,这种食物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3、汉族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筷子也是有讲究的,正确的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对齐,不然食物很有可能夹不上来。
4、买筷子也有讲究,一般来说,最好是选择木质的筷子,木质筷子性能良好,有很多木质筷子都是用贵重木料制作的,这样的筷子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木质筷子容易变形,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了。
5、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还有竹筷,这种筷子也容易变形,而且还特别容易滋生细菌。买筷子的时候,不论是买那种筷子,最好是选择没有涂漆的,这样的一定不能购买。
二、筷子最早叫“箸”后为什么叫“筷子”?
明代时,“筷”的称呼才开始兴起。这源自于江南一带,据说当时江南一代有一些避讳的风俗,比如船家在划船,避讳说“箸”(住),因为这是说“停”的意思。于是他们反过来,将“箸”称为“快”,寄托了“行船畅快无阻”的愿望。因为多用竹子做成,后来加了个竹字头,成了“筷”。
不过,明代时,“筷”还是流传于民间的用法,未能动摇“箸”的正统位置。到了清朝,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筷”的说法也开始扩散开来。不过,清《康熙字典》也仅收录“箸”而不收录“筷”。
然而民间潮流难挡,在清代中期成书的小说《红楼梦》中,从凤姐到贾母都说“筷子”,曹雪芹虽然也用“箸”,但用得最多的还是“筷子”。
扩展资料
除了是饮食用具,筷子还延伸出其他的功用。中国古代将短箸用作计数和计算工具,称为“筹”或“算筹”,用于数学演算。
古代思想家还将筷子作为抽象思维的工具,譬如用长短箸表述《周易》中的阴阳八卦思想,用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箸还被古代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用来作形势分析、作出决策和排兵布阵的演示工具。
有一位日本学者认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神经系统的内在活动,有助于人的动作灵活、思维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