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
可回收物将交由可回收物利用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采用高温处理、化学分解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置;湿垃圾采用生化处理、产沼、堆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干垃圾采用焚烧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置。
在全国范围来看,垃圾填埋仍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填埋这种相对落后的垃圾处理手段正在逐步淘汰。
垃圾焚烧作为填埋的有效替代方法,具有占地较省、减量效果明显、余热可以利用等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正在逐步推行。2016年,住建部曾联合四部委发布《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50%以上。
垃圾处理能力将逐步提升
虽然目前城市垃圾的处置率已几乎接近100%,在垃圾分类处理、资源的循环使用等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我国在垃圾分类处理特别是厨余垃圾的处理方面还相对滞后。随着垃圾分类逐步推动,我国也将加快建设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预计在未来几年,生物处理设施会成为我国垃圾处理整个技术格局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如果干、湿垃圾不分开,垃圾在焚烧时会因为含水量太高而导致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因此,无论是填埋减量,还是焚烧的标准化,都需要对垃圾进行前端分类。
二、我国垃圾处理方式有哪些?
我国垃圾处理方式有:
1、焚烧法
将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燃烧反应,使其变成无机物,焚烧处理可减容80%~90%。焚烧法可以将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使得土地占用率大大降低。
2、填埋法
我国填埋处理的比例最大(57%左右)。填埋法是厌氧条件下,土里的垃圾经过微生物分解,产生CH4和CO2等没有危害的物质,是垃圾的最末端处理。填埋法虽大大节约了建厂和运行的成本,但是填埋法大大占用了土地资源。
3、堆肥法
微生物将垃圾中易腐蚀的有机质分解并转化成有机肥。堆肥法的优势在于将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转化后的有机肥也可作为土壤改良剂。
处理要求
一些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如废药品、废杀虫剂、消毒剂、废油漆、溶剂、废矿物油、废胶片、废相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等虽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但也尽量避免将其埋在生活垃圾填埋场。
如果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种,适合焚烧的包括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两种。焚烧前,需要先让垃圾中的水分渗出后再进行焚烧。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垃圾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