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主义的理论来源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不久,俄国的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打起“革命”的旗号,鼓吹消灭家庭和实行“妇女国有化”例如,1918年在萨拉托夫发布的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法令中要求:“从1918年3月1日起,废止对17—32岁的妇女的私人占有权。”继之而起的是所谓“一杯水主义”的理论,即胡说什么在共产主义社会要满足性欲和恋爱的要求,就象喝一杯水那样轻而易举,不算回事。这种道德理论在工人,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间得到一定的传播,使当时的一部分青年人简直发狂了。当时一些社会学者的调查表明,一部分青年,力图把露骨的生理需要提高到完善的阶段。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想给与一个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恋爱被他们宣布为“资产阶级的偏见”,而性关系则被他们还原于单纯的生物学。

例如,罗曼洛夫的小说中一个女主人公说:“我们是没有恋爱之类的东西的。我们仅仅只有性的关系。所以,要在恋爱里面去寻求生物学以上的某种东西,都被嘲笑作可怜的人,头脑糊涂的人。”柯伦泰小说里面的一个女共产青年团员琼尼亚则声明:“性生活对于我不过是单纯的肉体的满足。我对我自己的对手是依照情趣而变化的。我现在已经妊娠了,但是谁是我的小孩的父亲,连我也不知道。可是这件事,对于我,随便怎样都可以。”莫斯科劳动大学预科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劳动大学预科的)学生,是排斥恋爱的,认为恋爱是愚劣的事,是儿戏。”所以他们只是把恋爱从性关系这个观点来认识。克米列夫斯基的作品中一个共产青年团女学生说得更干脆:“为创造新的风纪而斗争吗?得了啊!青年们如果希望,就去取吧,使自己满足吧,但不可用诡计,顶好是开心见胆的做。实际上,我们就是这样学习唯物主义的。”“一杯水”主义的理论在实践中造成巨大损害。格里曼教授的研究,曾指明当时性的接触带有长期的性质者,在男学生中占15.7%,在女学生中,占百分之44.8%。反之,带有短期间的关系及混交关系者,在男子中要占84.3%,在女子中,要占55.2%。通过新经济政策初期苏联出版物关于这些胡乱行为的报道,我们可以了解到,柯林可夫事件,彼得洛夫事件,罗曼洛夫事件,哈佐夫事件,契可夫事件,亚里特西勒事件——这些事件“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一杯水主义”的性关系所引发出来的各种丑恶现象。性的胡行乱为在“旷野丛中”的哈里可夫犯罪事件中充分表现了出来。恶果就是落于一群流氓手中的一个少女,为他们有计划的强奸所牺牲。苏维埃国家,曾用很严峻的弹压手段来和性的胡闹斗争。但是,必须看到,这种种狼藉行为的一部分根据,即是“一杯水”理论。

什么是杯水主义?

杯水主义又称一杯水主义,曾产生于俄国,是一种性道德理论。它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满足性欲的需要就象喝一杯水那样简单和平常。这一理论引起一些青年的思想混乱,并导致性生活的放纵。列宁指出:“我认为这个出名的杯水主义完全不是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社会的。”(转引自蔡特金《回忆列宁》)

探讨: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为指导的。在恋爱婚姻家庭的道德上不应只考虑到个人的生理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由于两性关系而带来的社会责任,所以应该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性行为。

杯水主义是什么?

所谓“杯水主义”,是指性的要求就像人渴了要喝一杯水那样平常。

注:杯水主义:20年代俄国相当一部分青年的婚姻观,提出对性爱要求的满足,就象喝一杯水那样随便、那样轻而易举。其实质就是纵欲主义,列宁尖锐地提出批判。

杯水主义,当然不单是只是指性方面,它也可以理解为文化方面,相当于"快餐文化",指那些文化含量非常稀薄的,蓄意炒作、相互复制、膨化发泡,只求易读、易懂,好读、好懂,为民众消遣而没有实质内涵的快餐式文化.只求高效率,不求高内涵的怪胎主义.可以这样理解吗?

杯水主义什么意思

【拼音】bēi shuǐ zhǔ yì

又称一杯水主义,曾产生于俄国,是一种性道德理论。它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满足性欲的需要就象喝一杯水那样简单和平常。"杯水主义"其实就是性放纵的代名词,它出自苏俄时代的现代女权主义对性的理解。指摒弃了传统女性应有的道德观,追求性的享受,在生理需要的情况下,与人发生性关系,就如口渴了就应该喝水一样,是应该得以满足,且很平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