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天有几九之分最冷是几九
冬天有九九之分,“三九、四九”时最冷。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
数九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扩展资料:
“数九”的正确算法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算起,故,“九”在每个年份中具体日期是不固定的,须视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
另有错误认为“数九”是从冬至这天算起的,从冬至这天算起那么每年“九”的具体时间是固定的,每个“九”都固定在冬至后第9天、第18天、第27天。“数九”从冬至这天算起的算法是错误的。
二、为什么三九四九最冷 为什么说冷在三九与四九
导读:数九是由九个九天构成的,一九到九九,每个九的寒冷程度不一样,其中最冷的当属三九和四九,因此每年大家最提防的寒冷阶段就是三四九天。那么,为什么三九四九最冷?为什么说冷在三九与四九呢?若是三九和四九相对比,哪个会更冷一些呢?想知道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为什么三九四九最冷
从统计数据显示来看,“三九”时节我国北方普遍气温最低,而南方多地却冷在“四九”。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和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接收的热量达到最低值,但此时地面热量还有存货。过了冬至,储存的热量一天比一天少,到了“三九四九”,北半球热量的储存达到最少,气温也就自然降到了最低。
为什么说冷在三九与四九
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一般是出现在冬至之后。立冬后,表示进入了冬季,并不是进入冬季就意味着开始寒冷,因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还不很冷。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十月小阳春”即是指在孟冬期间出现的风和日丽、温暖舒适“小阳春”天气,所以,实际上初冬(孟冬)这时期一般不会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在冬天季节,所谓“冷在三九与四九”,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寒冷是在冬至之后,尤其是“三九天、“四九天”。
在冬至时期,白天最短,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最小,单位面积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强度最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同时,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也很缓慢。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四九”时段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四九”时段气温最低。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地球白天吸收太阳辐射来的热,到夜里就把它散发出去了。夏天,白天吸收的热多,晚上散发的热少,这样,每天都能积一些热。冬天,白天吸收的热少,晚上散发的热多,每天不但不能积存,还要把夏天积存下来的热用掉一些。冬至这天,白天吸收的热量少,可是地球上还有一些储存的热。过了冬至,储存的热越来越少,到“三九、四九”,地球热的储存是一年最少的时候,所以也就最冷。
三九冷还是四九冷
一般人们认为是三九天期间最冷,但实际上也有四九天比三九天更冷的说法。现在我们就分别来看一下这两种说法。
三九更冷
在冬至时期,白天最短,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最小,单位面积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强度最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
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同时,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也很缓慢。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
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四九更冷
中国民间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
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三、几九才是最冷的
数九最冷是几九:三九
有的地方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
但是人们一般会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
其实大家觉得三九天最冷是因为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三九天是指从冬至算起的第三个"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9-27天。中国的农历用"九九"来计算时令,冬至为"一九天"的第一天,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过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便结束,进入春天,而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在这其中,三九是最冷的九。
数九歌谣,南北方由于气候环境、耕作习惯差异,数九歌也不尽相同。
南方代表性歌谣: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袒胸露手,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北方代表性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唱了这么久,其实不难发现,三九四九的说法是感觉上“最冷”的。无论是北京一带的“三九四九冰上走”,还是四川的“三九四九,冻死猪狗”,给人的感官体验上,是最冷最吓人的。
四、冬天数九哪个九最冷
一般三九四九最冷。
2021年数九天时间表
一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12月22日-2020年12月30日
二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08日
三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1月09日-2021年1月17日
四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1月18日-2021年1月26日
五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1月27日-2021年2月04日
六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2月05日-2021年2月13日
七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2月14日-2021年2月22日
八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2月23日-2021年3月02日
九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3月03日-2021年3月11日

数九天是如何计算的
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三九”。
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
这就是:“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鸭子八九雁;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九九八十一,耕田老汉田中立。”
五、冬天几九最冷
冬天中最冷的气候一般出现在冬至后的“三九天”前后;数九歌中反映了数九之间天气的不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019~2020三九时间表: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一九”: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
“二九”: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8日;
三九四九冰上走
“三九”:2020年1月9日-2020年1月17日;
“四九”:2020年1月18日-2020年1月26日;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五九”:2020年1月27日-2020年2月4日;
“六九”:2020年2月5日-2020年13日;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2020年2月14日-2020年2月22日;
“八九”:2020年2月23日-2020年3月2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2020年3月3日-2020年3月11日;
“出九”:2020年3月12日。
六、数九什么时候最冷?三九六九还是九九?
数九 又称冬九九,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节气,历史十分悠久。数九时已经进入了冬天,随着数九的推进,天气不断转凉,又由凉向暖,最终迎来冬天。那么数九什么时候最冷呢?一起来看看吧。
问:数九什么时候最冷?
答:数九到了“三九”最冷。
民间俗语有云:“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因此冬天的时候三九四九这个阶段是最冷的,此时也正好接近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每年1月20日前后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那么为何说“三九”最冷呢?从科学上解释如下:
在冬至时期,白天最短,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最小,单位面积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强度最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
同时,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也很缓慢,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当然,并非全国如此,年年如此,具体因地区、因年岁而异)。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地球白天吸收太阳辐射来的热,到夜里就把它散发出去了。夏天,白天吸收的热多,晚上散发的热少,这样,每天都能积一些热。冬天,白天吸收的热少,晚上散发的热多,每天不但不能积存,还要把夏天积存下来的热用掉一些。冬至这一天,白天吸收的热量少,可是地球上还有一些储存的热。过了冬至,储存的热越来越少,到“三九”,地球热的储存是一年最少的时候,所以也就最冷。
结束语:三九天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段,在这一时节人们,尤其中老年朋友们切记需要做好防寒保暖;另此时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应讲究养藏之道,适时进补,可以增加营养,祛寒气、壮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