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保护爪哇犀牛?
因为爪哇犀是世界上极度濒危的犀牛。爪哇犀现在尚未灭绝,但是在野外的数量非常少,几乎快要绝种了,全世界大概只有几十头,主要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而在越南的爪哇犀已经宣布灭绝了,爪哇犀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
爪哇犀,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曾在亚洲广泛分布,包括中国南部以及中原地带,栖息于低地雨林和红树林沼泽中。喜欢独来独往,以树枝、嫩芽、嫩叶、果子、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哺乳期为1~2年。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最长的可达50多年。
爪哇犀外形特征:
爪哇犀皮肤呈灰色,除了耳边和尾端有硬毛外,全身无毛。皮肤有厚摺。身体肥大,四肢短粗,显得很笨拙。雄犀有一只短小的角,雌犀通常无角。爪哇犀的体长250~350厘米,体重最重可以达到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爪哇犀和印度犀曾一度被认为是同一物种,事实上印度犀体形要大些,它的皮肤折叠稍微有异与爪哇犀,相对来说爪哇犀皮肤更加光滑。
二、动物百科知识犀牛
犀牛的外形特征
犀牛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庞大(其中白犀是仅次于象的第二大陆生动物)相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它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在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凶猛异常,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 非洲黑犀在短距离内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
它们体长2.2-4.3米,重500-3600公斤,是第二大陆生动物。犀牛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长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长可达158厘米,一般为60-100厘米。它们胆小,爱睡觉,喜群居,小牛犊十分依恋母亲。犀牛的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常有寄生虫在其中,为了赶走这些虫子,它们要常在泥水中打滚 抹泥。有趣的是有一种 犀牛鸟经常停在犀牛背上为它清除寄生虫。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目前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犀牛有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着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方长有单角或双角,头两侧生有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大,相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他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他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异常凶猛,往往盲目的冲向敌人。
犀牛的生活习性
犀牛一头成年雄犀牛占有大约十平方公里的领地,它经常在领地内巡逻,以防外来者侵扰。但这些雄犀牛通常允许雌犀牛和小犀牛穿过自己的领地。这些犀牛不得不穿好几块被犀牛割据的领地,到较远的.地方去寻水觅食。一头 白犀牛一年能排粪便三十吨左右。犀牛的许多粪便,排在它的领土周围,有些边界的粪堆大约有4.5米宽,尤其是在旱季末,犀牛的粪便积的更多。
打滚对犀牛来说非常重要。犀牛在水洼里打滚里是一种不让蚊虫叮咬的有效办法。同时,还可以保持身体的凉爽。非洲啄牛鸦经常与犀牛为伴。对于啄牛鸦来说,犀牛是一张会自行移动的宴席桌,因为在犀牛身上寄生着许多味道鲜美的虱子,足够让它饱餐一顿。而对于犀牛来说,啄牛鸦可以除去它身上的寄生虫,并且在出现危险时,还可以向它报警。犀牛的悠闲自得与啄牛鸦的忙碌,形成了有趣的对照。犀牛头脑比较迟钝,视觉很差,但 嗅觉和听觉敏锐。一些大型猫科动物,如 狮、 虎等有时偷猎幼犀,但成年犀牛除人类外是没有敌人的。有一种犀牛鸟经常伴随着这些 庞然大物,是它们忠实的“小朋友”。这些小鸟经常站在它们身上,啄食犀牛身上的寄生虫和它们行走时踢起来的昆虫;另一方面,这些小鸟还起着“哨兵”的作用,稍有异常它们便鸣叫着飞离犀牛身上,使犀牛及时得到“警报”。
犀牛的生长繁殖
在繁殖季节,一对犀牛可能在一起生活四个月。每产1仔。孕期15-18个月。幼犀出生后约半个小时才能站立,一个多小时后开始哺乳。一直跟随母犀在一起到下一只幼犀出生。母犀每隔数年产一仔,寿命可达50年。
母犀牛每4到5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犀牛孕期将近两年,小犀牛要跟随妈妈生活3年才能独立生活,而且犀牛每次只能生一胎。因此,犀牛是每4-5年才能繁殖一次。
犀牛的种类分群
白犀(2个亚种,北部亚种野外灭绝高危截止2015年仅剩3只,南部亚种易危)
印度犀(1个种,无亚种,濒危)
黑犀(4个亚种,西部亚种灭绝,中南部亚种濒危,西南亚种、东部亚种极危)
爪哇犀(3个亚种,越南亚种和印度亚种灭绝,印尼亚种极危)
苏门答腊犀(3个亚种,北方亚种灭绝,婆罗洲亚种野外绝灭高危3只,西部亚种极危)
北部白犀:3头(野外灭绝,处于灭绝边缘)
南部白犀(指名白犀):18600头(近危)
西部黑犀:2006年灭绝
东部黑犀:900头(极危)
中南部黑犀(指名黑犀):2900头(濒危)
西南部黑犀:1000头(极危)
印度犀(无亚种):3200头(易危)
印支爪哇犀:2010年灭绝
印度爪哇犀:1960年代灭绝
印尼爪哇犀(指名亚种):50到60头(极危)
西部苏门犀(指名亚种):200多头(极危)
婆罗洲苏门犀:3头(野外绝灭,处于灭绝边缘)
北部苏门犀:1970年代灭绝
犀牛的保护级别
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禁令,禁止使用 犀牛角。中国境内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野生的犀牛(中国的最后一只犀牛于1922年因人类猎杀灭绝),因此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
三、目前全世界还有多少犀牛存活.?
全世界有27000多只犀牛存货。
现有犀牛有25000多只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2000多只在动物园养殖。现存的5种犀牛分别是白犀、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和黑犀,有2种处于几近灭绝的边缘,其余3种也处在受威胁状态。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爪哇犀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苏门答拉犀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
5种犀牛的数量:
1、印度犀
印度犀属于易危珍稀类保护动物,全世界现存3200头左右,但仍是亚洲数量最多的犀牛。
2、爪哇犀
截至2019年,爪哇犀全球估计只有72头。
3、黑犀
20世纪,黑犀曾经是所有犀牛总数量最多的一种。但在20世纪后半叶,黑犀的数量急剧下降,从70000下降到1981年的10000-15000头。1990年左右该数量又降到2500头以下。根据2003年的资料显示,黑犀的数量已有回升,约3610头。
4、苏门答腊犀
估计总数量少于275头,尽管可能超过220头。在过去的十年中(截止2016年),由于受到更好的保护,大多数较大种群的种群数量减少已停止或减缓,但仍在少量残余种群中失去了动物。
5、白犀
犀科白犀属的一种动物,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宽吻犀等,体大威武,形态奇特,截至2013年,据IUCN非洲犀牛专家组调查,大约有20405只白犀牛存活,是现存数量最多的一种犀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犀牛、百度百科-白犀、百度百科-苏门答腊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黑犀、百度百科-爪哇犀、百度百科-印度犀
四、中国还有野生犀牛吗??
没有了哦
中国原有三种犀牛:印度犀(又称大独角犀)、爪哇犀(又称小独角犀)和苏门犀(又称双角犀),如今这三种犀牛原本土生土长在中国的种群已全部绝种,包括印度犀、爪哇犀牛的2个亚种、苏门答腊犀牛的1个亚种。其中,爪哇犀的两个亚种和苏门答腊犀牛这个亚种不仅是在中国境内灭绝,而且也已从世界上消失。
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在中国于1920年灭绝。
爪哇犀(印度亚种+、印支亚种+)(Rhinoceros sondaicus),这两个亚种分布于1922年和1885年在中国绝迹(印度亚种在1960年代灭绝,印支亚种在2010年灭绝)
苏门犀(北部亚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在中国于1916年绝迹。1970年代北部亚种灭绝。
五、爪哇犀灭绝没?
爪哇犀(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目前几近绝种,只剩下五十至六十头左右,生活在印尼和越南的山区。2011年10月25日,世界自然组织宣布,生活在越南的爪哇犀已全部灭绝
六、世界珍稀动物第一名
珍稀动物包含陆生生物类(如:小熊猫、白颈长尾雉、大熊猫、伊犁鼠兔、金丝猴、白鹮等)、水生生物类(如:扬子鳄、白鳍豚等)、两栖类(如:黑软壳龟、中国大蝾螈、娃娃鱼等)、爬行类(如:印度蟒,扬子鳄等)。
陆生物类:
白腹锦鸡、白鹳、白冠长尾雉、白鹤、白颈长尾雉、白鹮、白琵鹭、白头鹤、白鹇、白枕鹤、白头叶猴、苍鹰、红熊猫、藏马鸡草鸮、草原雕、长耳、长尾阔嘴鸟、长尾鸮、赤颈鹤、大鸨、大绯胸鹦鹉、大天鹅、丹顶鹤、雕鸮、蜂鹰、高山兀鹫、冠斑犀鸟、褐鲣鸟、褐林鸮、褐马鸡。
黑长尾雉、黑鹳、黑颈长尾雉、黑颈鹤、黑脸琵鹭、黑琴鸡、黑鹇、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红角鸮、红脚鲣鸟、红隼、红胸黑雁、花头鹦鹉、花尾榛鸡、黄腹角雉、灰腹角雉、灰鹤、灰头鹦鹉、金雕、金丝猴、卷羽鹈鹕、孔雀雉。
蓝翅八色鸫、蓝耳翠鸟 蓝马鸡 蓝鹇、栗鸢领角鴞 绿皇鸠、大熊猫、麋鹿、东北虎、华北虎、鹈鹕、野耗牛。
水生物类:
扬子鳄:又称鼍(tuó),爬行纲,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栖息于池沼底部,成年体重约为36公斤,以鱼、蛙、小鸟为食。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白鳍豚: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白旗。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文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拉丁名为 Lipotesvexillifer,英文名为 YangtzeRiverDolphin。
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喜欢群居,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白鳍豚是恒温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现已基本灭绝。
其他生物:
阿鲁巴岛响尾蛇、菲律宾鳄、古巴地鬣鳞蜥、河水龟、黑凯门鳄、黑软壳龟、角龟、库莱布拉岛安乐蜥、拉尔山谷蝰蛇、鲁德岛石龙子、孟加拉巨蜥、日壁虎、圣埃斯特万岛黑叩壁蜥、太平洋橄榄鳞海龟、兄弟岛楔齿蜥、牙买加水蟒、耶罗岛大蜥蜴、印度鳄、印度蟒。
中国短吻鳄、中国大蝾螈。
扩展资料:
两栖动物中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附录Ⅰ禁止贸易的物种。
爬行动物中蟒蛇( 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附录Ⅱ鸟类中有1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
鸳鸯( Aix galericulata)、鹗( Pandionhaliaetus)、黑冠鹃隼( Aviceda leuphotes)、黑耳鸢( Milvus korshun lineatus)、赤腹鹰( Accipitersoloensis)、松雀鹰( ccipiter virgatus)、白腹山雕( Aquila fasciata)、普通鸶( Buteo buteo)白尾鹞( Circus cν panels)。
红隼( Falco tinnunculus)、游隼( Falco peregrines)、红腹锦鸡(Chyeolophus pictus)、雕鹗( Bubo bubo)、领角鹗( Otus bakkamoena)、斑头鸺鹛( Glaucidiumcuculoides)。
短耳鹗( Asio fammeus)等。兽类中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水獭( Lutra lutra)、大灵猫( verra zibetha)、小灵猫
( Viverricula indica)、斑羚(№ aemorhedus goral)、鬣羚( Naemorhedus sumatraensis)、猕猴(Maacacamulatta)、黑熊( Ursus thibetanu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水獭列入了 CITES附录I,穿山甲列入了 CITES附录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珍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