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享KTV消费人群是怎么样的?

星范儿调查过共享KTV的消费群体在16-30岁年龄阶段,这部分群体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预计超过90%他们的身份是,学生,白领,无业文艺青年,情侣,男女屌丝等等。

二、KTV开始走下坡路,中老年消费群体占比增加

近年来,“K歌”这个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连带着过去到处开的KTV也渐渐没落了,对于很多90、80后甚至是00后来说,KTV的淡去似乎是随着年龄推进而“自然而然”的,但这背后却是整个产业的 “落寞”。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伴随着线上K歌、密室逃脱、狼人杀等等线上线下的新 娱乐 形势出现,原本注重线下社交的KTV开始走了下坡路,很多人可能上一次去KTV大概还是大学甚至是高中毕业的时候。

报道指出,目前中老年人在KTV的消费人群中占比越来越大,而其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小,这意味着消费能力最旺盛的一批人正在逐渐离开这个行业,这对于其产业发展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然而KTV也基本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伴随着去年至今的经济冲击,线上经济继续迎来发展,KTV产业似乎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了,这一方面与发展现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KTV的盈利模式有关。

作为包厢式的消费场所,KTV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唱歌、服务以及酒水。

唱歌部分不用多说,采购完机器后,费用基本就是电费以及一些耗材费用,只是最近这几年国内版权意识越发强烈,歌曲版权成本或许也成了不得不考虑的存在,而当前因为各种线上K歌软件以及移动的小型K房的出现,市场进一步被压缩。

酒水方面,很多去过KTV的人都清楚,相比较外面的一些超市,店内的酒水价格相当贵,甚至不少都能翻几倍,跟火车站的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部分KTV甚至还试图用各种“霸王条款”来阻止客人带饮食,碰到大型聚会的消费显然非常可观,这些年对于这些行为的限制一定程度上而言使得KTV的收入陷入困境。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KTV将更多的收入都倾向到服务上,通过各种陪唱和陪酒拉高酒水消费,甚至培养出了不少“灰色产业”,一次几个人的聚会消费上万不成问题。只是各种严打以及年轻人到中老年的消费转移下,这类服务也逐渐没有了市场。

据了解,当前KTV中的中老年人已经成为了常客,2019年的相关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中老人人数相比青年人要高出20%,但消费上却更多是自己是带茶水,来KTV最主要的目的可能就是交朋友,相比公园,这里显然更加方便,只是对于KTV来说,他们失去了最有消费能力的一批客户。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手机为主的线上社交取代了过去的线下聚会,哪怕是K歌也同样如此,线下的KTV受到了店面、服务、歌曲等多方面的限制,但以线上的K歌平台以及在很多商贸综合体中随处可见的迷你移动KTV厅为主的,新KTV模式,正在逐步瓜分原本属于传统KTV的市场。

这些新K歌平台没有太高的门槛,没有昂贵的服务,更是可以填满碎片化的时间,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新平台的出现本质上造成了传统KTV的衰落,而经济大环境只是压垮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其无论是成本还是规模都远超线上和迷你,越大的城市成本越高。

从数据来看,北京三环地区如果想要一块较大的场地,500平级别月租就要10万,每个包厢的相关设备之类的费用至少就要过万,人工、装修以及各种费用零零总总更是十多万,就相当于前期投入至少百万级别,否则根本开不了几个月,更没有客流,这么一算,营收压力可见一斑。

不过也正如同上文所说的一样,专门做KTV的店虽然面临经营困境,然而其中有一些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进入到了移动或者线上的市场中,或者与电影院等进行合作,将两个服务 娱乐 行业合并起来,这些都是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

与此相对的,过去以服务为中心的KTV可能也会迎来一场悄无声息地缩水,2020年一整年,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4609家KTV倒闭,半年左右的停摆时间更是倒闭了不少高端行业。

相比较过去,因为追星和各种歌手的综艺较多,年轻人追星的最后便是在KTV进行社交,某种意义上就和网吧一样,但随着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移动设备上,KTV 在人们的手机和日常生活中“遍地开花”, 社会 上自然也就不再需要这么多的KTV了,这甚至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的“童年回忆”。

从另一个方面考虑,这其实与业界生态的 健康 化也有关系,毕竟KTV本身的出现有时候就并不只是单纯的企业,各种偷偷摸摸的违法行为也伴随其间,如果能够通过在线化的方式将这些行为进一步杜绝,或许KTV走下坡路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事。

三、KTV的消费人群主要是那些人?占多大的比例?都什么时间去消费?

1、主要消费人群是20-30岁的青年人群,占60%比例,周日晚上到周四晚上一般在17:00-22:00,周五晚上周日晚上一般是12:00到第二天6:00;

2、30-40岁的中年人群大概占30%,消费时间和青年人群差不多;

3、40岁以上的人群占10%,消费时间不定。

四、碎片化消费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搁在几年前,你觉得“等女友约会”、“等餐厅排队”的时间很难熬,这很正常。但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这些早已不用再发愁!

女朋友还有十分钟才来?正好王者荣耀开黑一局;

餐厅排队半小时?迷你KTV唱几首歌完美解决;

现如今,人们对娱乐的要求已经发展到“分秒必争”的态势。就算离电影开场只剩10分钟,也要抓个娃娃、来杯DIY鲜榨果汁,才算没辜负大好青春。

悄然盛行的“碎片化消费”

据2017中国经济年报显示,去年我国居民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需求显著上涨。专门抽出一下午去KTV唱歌,或买张全日票去游乐场放松,对于生活节奏紧凑的现代人而言越来越难以实现。这意味着人们渴望的娱乐方式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式,一种“耗时短、见效快”的新商业模式正悄悄占据着人们的零碎时间。

从2017年开始,许多商场和电影院里经常能看到占地两三平米、类似电话亭的玻璃房间。一台大屏幕的点歌机、两个话筒、两幅耳麦,配合灯光效果,一个迷你KTV就形成了。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进入系统,付费点歌,甚至还能录歌发朋友圈,既打发了无聊的等待时间,又满足了娱乐需求,简直方便极了!

除此之外,抓娃娃机近两年也“吸睛”不断。就算电影还有5分钟开始,很多人也要花上几枚硬币,迅速夹个娃娃再进场。抓娃娃似乎变成看电影的一种新的“仪式感”,如果没抓几下娃娃就去看电影,可能就跟没买爆米花一样,总觉得这场电影少了点滋味。而不少商家正是看准了消费者“碎片化”的娱乐诉求,将抓娃娃机、迷你KTV投入市场,取得了巨大利润。

消费新模式,利从何处来?

接下来,咱们从技术层面分析一下这种新的消费模式是否有“钱景”。

碎片化消费的背后,是高性价比的消费心理和更加便捷的消费体验。迷你KTV、夹娃娃机的单次价格都不算高,比如,迷你KTV有两种常见的收费标准,一种为15分钟20元,30分钟30元,60分钟45元;另外一种按单曲点唱,每首6元。花很少的钱在短时间内极大满足了自己的消费需求,你说是不是高性价比。低廉的价格让消费者在掏腰包时少一些犹豫,短时间的消费让消费者有了更大的流动性,商家在积少成多中获利。

不少商家和投资人认为抓娃娃机、迷你KTV这类自主娱乐设备前景十分可观。据预测,到2022年迷你KTV市场投放量将达到20万台左右,市场规模将至310亿元左右,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碎片化消费是消费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它将新一代消费者从传统消费者中剥离出来,新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被创造出来。在这个信息、时间、消费模式都呈现碎片化的时代,谁能率先抢占消费者的注意力,谁就能在这场激烈的商战中拔得头筹。正如吴声在《新物种爆炸》中所言:“我们必须跳出经验束缚,拜托路径依赖,重构商业游戏规则。”商家需要不断升级认知,避免胶柱鼓瑟与思维定势。

如何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碎片化消费模式的本质是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可见,谁能利用好碎片化时间,谁就抓住了成功的先机。

一位分析师曾说:“像工资这种必须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的收入叫做主动收入;而像存款利息、理财收益这些,即使你在睡觉也能自动赚得的,叫做被动收入。而变富的过程,就是被动收入占比从0逐渐升高的过程。”

海投全球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从14天至12个月不等,灵活性强,收益高;基于手机APP的便捷操作让你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理财,盘活闲置资产,最后积少成多,汇聚成一笔可观的收入。细想之,能将无形的碎片时间变为有形的资产,在不知不觉中让被动收入最大化,才真是没有虚度光阴啊!

五、去量贩式KTV的主要是什么人群

首先看KTV的档次怎么样,我觉得你说的应该是那种大型的量贩式KTV吧,像钱柜、麦乐迪这样的。

这种KTV消费群体五花八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年轻时尚消费群体和商务消费群体为主。

年轻时尚消费群体包括学生、普通打工族和年轻白领等等,他们大都是抽一个时间纯粹去消遣的,以朋友聚会和小情侣找情调较多,比如节假日,消费一般不会过高,以小吃+软饮+啤酒(或低价位洋酒套餐)+低价位折扣包房为主,或纯粹单开包房无其他消费,如小包和中包;

商务消费群体包括私企老板、公司高管等等,他们大多是酒局饭后陪客人来消遣放松的,这类群体不分平日与周末,消费较高,以小吃+果盘+中高档洋酒(或少量红酒)+大包(或豪华包)为主,附加消费也较多。

两种群体不同,但消费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消遣,KTV里不会有商务洽谈这类,因为第一没有氛围,第二太吵。

还有一种较普遍的情况,泡妞儿。哈哈!

其他群体消费不十分明朗。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六、迷你KTV,是孤独者的狂欢吗?

当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直播、短视频这些热风口的糟心事儿上时,一个小玻璃房正悄悄进入到我们的视野,渐渐成为我们新的消遣方式。

逛街的你最近一定注意到了,在电影院边上、餐厅边上、电玩城边上,都出现了类似电话亭的玻璃房。很多等电影的、等餐的年轻人兴冲冲的走进玻璃房,深色的帘子挡住了三分之二的玻璃,在外面的你只能看到一双或两双腿正经的放在椅子上……

这个闷声发大财的玻璃房就是低调风口——迷你KTV。

1

低调的风口

风口的特点是钱多、人多、新闻多,看看近两年炒起来的直播、短视频,再看看那迷你KTV。

钱多

风口虽小,钱不少。

前几天,入局者星糖迷你KTV成立3个月就完成了3轮融资,总金额1500万美元。再看看几位早就入局的玩家,唱吧投了数千万元给咪哒miniK;目前最火的友唱迷你KTV也获得了新三板企业友宝在线多次增资入股,估值达数亿元。

反正就是不差钱。

人多

那些你以为长得都一样,所以来自同一家公司的迷你KTV,其实早已经有很多玩家了。

掰着手指头数数,星糖miniK、咪哒miniK、聆嗒miniK、友唱m-bar、科美唱吧、爱唱love sing、雷石WOW屋、聆哒miniK… …。

有钱的地方,从不缺人。

新闻真的不太多

跟直播、短视频玩家成天捧在手心里给别人看不同,很少能够发现关于迷你KTV的广告、热点、新闻。

倒也是符合产品特性。迷你KTV的玻璃房直接在线下铺开,也许对于它们来说,直接接触用户是最好的广告了。这倒是跟那些聒噪的风口一点也不一样。

不过虽然低调,但迷你KTV的拓土势头却一点不减。相关人士称,短短时间内,一二线城市的迷你KTV容量已经趋于饱和。战场将逐步转移到三四线城市。

2

传统KTV就此败北?

社会的飞速发展,迫使所有产业思考如何适应新的市场和用户需求,走在行业前端的创新者都在考虑产业的更新迭代,所以来势汹汹的迷你KTV就能够一举把传统KTV拍在沙滩上吗?

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需求】

如今的时代,单身狗数量可能没什么变化,但单身狗的声势越来越浩大了,地位也越来越高了,商家也开始关心这个“弱势群体”了。

迷你KTV也算是关怀的一种吧。

当自己一个人心血来潮想要高歌一曲的时候,迷你KTV就是理想的去处(虽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不在家用唱吧呢)。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碎片化时间的不断增加,迷你KTV也从中看到了钱的光芒。

体验过迷你KTV的人应该都了解,进入玻璃房的需求往往是在逛街期间有空闲时间的时候。比如排队吃饭时无聊去唱首歌;等着看电影时无聊去唱首歌;逛街累时去唱首歌休息一下。

因此,从用户的需求看来,迷你KTV更像是去商场逛街的额外“赠送品”。换句话说,这个需求是在我们进行其他活动时才衍生出来的间接需求,似乎很少有用户会说:“走,我们去商场唱2小时歌吧”

相比之下,传统KTV主要解决的就不是单身狗和碎片化时间的需求,而是人的社交需求。

传统KTV的消费场景,通常是一群人,他们可能是朋友、同学、家人、客户,甚至陌生人想要一起玩、娱乐、交往。他们通过唱歌这一载体,在昏暗、嘈杂的环境下,更放松,更容易彼此接近的进行交流。

想象一下,别说几十号人,就是标准的两个人走进迷你KTV里,若是其中一人稍显富态,空间都会变得局促起来,唱到情深处转身对视都成了奢侈的动作。

所以,迷你KTV和传统KTV的目标群体和其用户需求就不尽相同,何谈取代之说。

【体验】

迷你KTV对传统KTV运营模式进行了重构,没有高昂的地租、没有复杂的人力服务管理成本,只留下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功能,唱歌。

所以,用户对迷你KTV体验的好坏集中在音效的高低、操作的便捷程度、曲库大不大和卫生情况。

虽然,从已有的用户反馈中可以了解,大家对这些体验都不甚满意。但相比之下,前三个体验,商家可以通过对设备的升级不断优化,而卫生情况就比较难控制了。

这就像现在如同“蝗灾泛滥”的共享单车一样,投放很多,维护很少,一条街上有十几台车每一辆好用的情况就不想再吐槽了。大众素质是一方面,维护方面的投入是造成这样结果的另一方面原因。

同为共享系列成员的迷你KTV同样会遇到相同的问题,请好好想一想。

而传统KTV里,消费者除了唱歌,其他额外服务也会提高其好感度,食品、酒水、伴舞小物,都是KTV党不可缺少的挚爱。曾经看到一个网友评论:“KTV里没有饮料和零食,那唱歌还有什么意义… …”

要说替代,零食党们第一个不答应!

【价格】

认真的讲,迷你KTV的价格真的是太贵了。

论歌卖的方式也是头一次见,他们怎们不按照歌星火爆程度定价呢,哼。

以友唱M-Bar为例,一首歌单价为12元,15分钟30元,20分钟57元,60分钟87元。这个价格相比传统KTV是很高的了,要知道现在的普通KTV,1小时六十多元,空间大不说还附赠零食套餐呢。

只是在线下的消费场景下,用户对于填补碎片化时间的迷你KTV价格似乎也没那么敏感。

如此看,迷你KTV的出现更像是原有KTV市场的补充,利用长尾效应的原理,满足更多个性化的用户需求。也正因为此,迷你KTV的一经进入市场,接受程度就很高。

所以,未来的KTV市场结构似乎会发展为传统KTV与迷你KTV并存的结果。

3

孤独群体的孤独经济

当下,网络发达带来面对面社交意愿的降低使得更多的人选择单身,30岁还未结婚的比比皆是,但这个社会对他们已经不再有那么多的恶意,这个社会开始接受独立自由的灵魂。当这个群体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了,这个社会就愿意为他们服务了,并起了一个听起来就很悲凉的名字——孤独经济。

网上有个段子是给孤独评级:

匆匆扫一眼,你会发现已经出现很多一个人的衣食住行解决方案。

一个人逛超市尴尬?没关系,有无人便利店;

一个人看电影尴尬?没关系,有私人影院;

一个人去吃火锅尴尬?没关系,有一人食小火锅;

一个人去KTV尴尬?没关系,有迷你KTV;

… …

我相信,凭借商家的智慧,未来一定能帮助独身者解决一个人看海、一个人去游乐园、一个人搬家,甚至一个人做手术这些高难度动作。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这个世界终于开始关注一个人的生活了,当世界变得多元,才是她最美好的样子。孤独经济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