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量贩式KTV的主要是什么人群

首先看KTV的档次怎么样,我觉得你说的应该是那种大型的量贩式KTV吧,像钱柜、麦乐迪这样的

这种KTV消费群体五花八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年轻时尚消费群体和商务消费群体为主。

年轻时尚消费群体包括学生、普通打工族和年轻白领等等,他们大都是抽一个时间纯粹去消遣的,以朋友聚会和小情侣找情调较多,比如节假日,消费一般不会过高,以小吃+软饮+啤酒(或低价位洋酒套餐)+低价位折扣包房为主,或纯粹单开包房无其他消费,如小包和中包;

商务消费群体包括私企老板、公司高管等等,他们大多是酒局饭后陪客人来消遣放松的,这类群体不分平日与周末,消费较高,以小吃+果盘+中高档洋酒(或少量红酒)+大包(或豪华包)为主,附加消费也较多。

两种群体不同,但消费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消遣,KTV里不会有商务洽谈这类,因为第一没有氛围,第二太吵。

还有一种较普遍的情况,泡妞儿。哈哈!

其他群体消费不十分明朗。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二、ktv里a类消费和b类消费的区别

类消费群体:20-25岁的未婚青年及20岁以下的学生,此类消费者都是情人节消费的主力人群。他们富有激情,崇尚浪漫、时尚,喜欢幻想,能快速接受新事物,是一个为了求新、求变永远也不会厌倦的时尚阶层。特点就是这一人群的消费能力不高,但是基数大,所以总体的消费量也就很大,是活动的主要参与人群,绝不能放弃。

B类消费群体:50岁以上的人群,此类人群虽然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如年轻人,但由于每年情人节气氛的影响,在整个消费群体中已占有5%的比例,说明其时尚心态尚存,是一个易被“同化”的群体,如果其子女能够推波助澜,媒体广告刺激到位,则此类消费群可能成为一只“绩优股”,升值潜力很大,因为他们掌握着社会80%的财富资源,消费能力最高。但是这一消费群体特征较传统,他们能够参与到情人节活动中来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做重点考虑。

三、怎样管理好KTV?

KTV的管理是在内部特定环境进行的,即对内部实际情况这个客观前提的基础上,进行组织机构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服务质量的管理,现场营运的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等。

1、组织管理团队建设和管理

做为一个企业,必需对其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KTV做为服务性行业,其特点是业务多而杂,物资繁多等。为了确保营运工作有序的进行,我们对各部门的管理层次、业务层次及职责、权限进行合理有效的划分。各部门的建立与管理,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形成KTV场所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即设置KTV组织机构,岗位的设立和确立岗位职责。各岗位的业务权限划分、班组的编排、管理人员的配备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设置。使现场的大小事情有人做,有人管;配备的人员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才能不超越自己的范围,人员不致于闲置。

(2)合理而有效的组合和调配KTV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KTV的营运不可能一尘不变的,它会随着季节、气候、外部竞争等情况,时好时差,并且分淡季和旺季,这就要求管理者掌握KTV的营运规律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等因素,对现场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控。使现有资源不致于浪费也不会溃乏。总之,组织管理团队的意义是确保现场的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对场所的组织、服务质量标准、促销方案的制控方式、人事管理、人员培训和素质要求、设备设施、营业目标等项目应作出明文规定,使人员做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一方面着眼于细微处,就是制定具体的制度,如业务活动记录制度、考勤与交接班制度、服务质量考评制度、卫生制度、行为规范要求、物品使用制度、物品盘存盘库制度、人事考检制度、财务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晋升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福利制度、开源节流制度、收银制度等应一一以明文形式规定,制度的制定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各岗位人员之间工作协调一致,使工作规范而公正的进行。

3、现场营运的监督管理

KTV企业在营运中必定涉及到现场事务,而现场事务就需要有人去管理,做为管理者就是做好现场营运监督管理工作。现场工作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1)班前准备工作。主持召开班前会,对前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分配。检查员工仪容仪表和精神状态是否符合上岗标准

(2)巡场工作。对现场进行巡视并了解客人的需求,为促销准备第一手资料。对员工的操作及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检测,便于随时决策和改进营运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解决

(3)班后总结、评估工作。对当天工作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方案。总之现场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做为管理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和智慧,对现场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综上,管理好KTV必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分工更明确,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互相配合,使各项规章制度逐步走向完善;所有员工互相打气、不断充电、员工得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得到提升、企业品牌得到提升,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员工思想得到了统一、工作标准得到了统一、增加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岗位规范化、服务工作程序化、服务程序系列化,达到企业的管理目标。